台阶来了,通天自然立马止住怒火,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晚辈见过两位圣人。”释迦牟尼道。
“哎,还是低估了大势所趋,倒是为难师侄你了。不过你放心,待佛教衰败时,就是师侄你不被影响的时候,那时你会归来的。”
老子一叹,感觉自己的推演失误,害了三弟,也害了师侄多宝。
“无量寿佛,三位圣人,晚辈来此不是为了这个,莫要让贫僧为难。”释迦牟尼一阵肃穆。
他说不上的感觉。
是喜欢玄门?还是利用佛门?
是真心为了佛教好?还是一开始就打算借佛教证道,之后甩开佛教?
释迦牟尼在大势影响下,模棱两可的态度和心思。
“善!不知你先是拜访道尊,此后拜访龙、凤、麒麟、巫、妖、人,又来我玄门所为何事?”老子问道。
同样的话,释迦牟尼对三清说了一遍,说完三清陷入了沉思。
通天心想:我是不是误会多宝了,多宝原来是这样的打算,这是奔着佛教衰落后去的?
元始心想:这计划不错啊,总有兴盛和衰败,佛教兴盛我们赚取好处,佛教衰败我们置他于死地,很不错。
老子心想:这是真的多宝还是大势所趋?若是他心向佛教怎么办?要是他心向我玄门,却因大势的影响不敢亲近呢?
三清一阵沉思。
“其他势力都答应了?”通天问。
“回禀三位圣人,其他势力都已答应,道尊也给晚辈过指点。”释迦牟尼。
“你!,你,你到底是多宝还是如来?”通天终归问道。
“圣人,重要吗?我是多宝又如何?我是释迦牟尼又如何?”
“区别很大,你若是多宝我们助力,你若是释迦牟尼,这功劳我们不要也罢。”
“圣人着相了。其实没有区别,殊途同归,万法归一,佛如何?玄如何?都是道而已,而道,是求真。”释迦牟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