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廷斥安南使臣

作者:寒梅惊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朱允炆清楚,受大明对倭人政策影响,很多倭人根本无法进入大明,而被赶走的这些人,不是葬身大海,便是另谋出路。

而另外的路,最近的就是朝-鲜。

不过现在的朝-鲜也不好欺负,还是有些实力。

“若是朝-鲜不能独自应倭寇,大明可动用水师帮助朝-鲜以平定祸乱。”

朱允炆严肃地说道。

偰长寿与金乙祥惊喜不已,连连感谢。

虽然朝-鲜未必需要大明帮忙,但大明皇帝的这个表态却是极为珍贵的。

君不见占城被安南欺负了好多年,使臣来了一拨又一拨,大明也从未爽快答应出兵。

东北不容有失。

这是朱允炆的逻辑,至于夹杂了多少个人情感,那就不太好说了。

时间终于来到了建文二年。

元旦!

朱允炆接受后宫、百官拜贺,一套礼仪下来,已至中午,待忙完这些事宜之后,朱允炆便回到后宫,享受着最后的几日清闲。

正月初四,大明国庆!

朱允炆携皇后马恩慧等,登临南京城城墙,与万民同庆。

正月十五日,莫愁湖。

朱允炆一如往年,登台演说,文工团也正是在这一晚,一轮明月之下,将《白蛇传》搬上了舞台,再度引起京师轰动。

随着对戏曲文化的了解,朱允炆才发现,原来戏曲作为“国粹”,在古代备受喜爱与追捧,绝非偶然。

古代百姓热衷于戏曲,可以说这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

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寻常百姓,都对这种传统艺术有着极高的兴趣。

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