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宁正而毙,弗苟而全

作者:寒梅惊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朱允炆起了兴致。

“自然是农税县司,这不是已经七月半,该缴纳夏税的也该缴纳了。”

于文明解释道。

朱允炆了然,大明税赋分夏税、秋税,也就是所谓的两税法,夏税主要征收丝﹑绵﹑丝织品﹑大小麦﹑钱币等﹐秋税主要征收稻﹑粟﹑豆类﹑草等。

虽然朱允炆改行一条鞭法,不再是纳实物税,而是一律以钱钞为主。但是百姓手里没钱,只有实物,这麦子都拉过来了,朝廷也不能说人家没缴税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农税司设置的时候,朱允炆便明确了一点,各地农税司按市价兑换实物。

这样百姓就有了选择性,可以在商人下乡的时候卖给商人换钱钞,也可以自己挑着担子到城里去卖粮食换钱钞,总而言之,农户不需要留着那么多麦子不舍得卖,担心不够交粮的份。

这种方式赋予了农户更多处置货物的权利,也避免了交税环节官府盘削百姓。

夏税征收的时间是六﹑七﹑八月﹐秋税是十﹑十一﹑十二月,现在正是夏税缴纳时,朱允炆自然不想错过。

一条鞭法有没有成效,还是需要百姓自己说了算。

“我去农税县司看看,若是有缘,自会遇到,若是没有遇到也无妨,他早晚会来见我。”

朱允炆笑着,止住了于文明、于彦昭的脚步。

“于谦不过是一个孩童,当真值得夫君如此来一趟?”

宁妃很是不解,出门之后便迫不及待问道。

一个孩子而已,这世上孩子多了去,也没见朱允炆多看谁一眼,怎么到了这里,还专程去拜访?

实在是看令人费解。

朱允炆看了一眼宁妃,嘴角含笑,道:“再等二十年,你就明白我为何今日来这里。”

“二十年?”

宁妃有些惊讶。

二十年后,自己与朱允炆都四十多岁了。但对于于谦而言,正是风华正茂,恰是少年时。

“这是夫君的预言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