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诸事皆能

作者:人一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虽然徽宗不会当皇帝,可是这些都是皇家成员吃饭的手段,他还是很能运用自如的。

“今日朕甚为心蔚,雅兴东来,不妨挥毫,笔斥逆贼,录下那些最后确定的元佑党人名册,让乱臣贼子惧,如大成先师孔圣人作春秋,岂不妙哉?”

蔡京大喜,嗖的一声站起,意识到不对,扑通一声又跪下来:“万岁圣明,千秋万代!”

这懒惰皇帝主动提出书写元祐党人名册,是件大事情,这还真的出乎蔡京意料之外。

他今天来不过就是想请皇帝下旨,将元佑党人名单广为传播,彻底搞臭他们。

这个名单也不是最近重新来过,而是以前的基础上,前面已经搞过几波,不过都没有这次的规模大。

这是最后的定稿,人数也最多,有许多人都是新添加进来的,还没有上那个元佑党人籍碑。

其中有些人虽然被定为元祐党人籍,但是还没有上碑文,所以还没有广为人知。

蔡京深刻地知道打蛇打死、除恶务尽的道理。

当然不能元佑党人定都定了,而没有彻底搞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就让他们反扑过来。

蔡京当然知道太祖“勒石三戒”,但是他心里是不敢苟同的,但是他哪怕是甚为首相,也不敢明说反对。

赵匡胤登基的时候刻了一块石碑,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

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注二)

元佑党人,都在该杀之列,可是因为三戒第二条还有当今皇上仁慈,都被他们逃掉了。

可是总不能犯罪不惩罚吧?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我一力主张给他们每一个立一个恶人碑,让世人唾弃,岂不是应了天理昭彰,恶有恶报?

虽然人数有五六百人之多,一人立一块太看重他们了,让每一个人都上到一块碑上还是可以办到的。

况且他们都在一块碑上,一眼看去,众奸贼一目了然,一个不能逃脱,想想就很痛快!

可是如果皇帝能御笔亲书,那传遍天下就更加顺理成章了,外国都要传达下去。

如此一来,这些可恶的乱臣贼子就不但在大宋境内人人喊打,出了大宋也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爱卿你在干什么?弄得咕咕咚咚乱响,过来,给朕读取那些名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