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曹植仰头说道,白公胜是坏人!他不记恩!
曹操点点头,继续。
郑国收留了他父亲,对待他父亲甚善,他父亲反而谋郑国,此乃不义也。曹植侃侃而谈,他自己也是如此,楚国召其回,委以重任,结果他执意要攻郑,最终反叛
嗯曹操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曹丕,你呢?也觉得是这样的么?
曹丕忍不住想要抽曹植一下,都给他全讲完了,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可是又不能不说,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虽然表面上是这样,但还是要仔细考虑一下其背后的原因,比如说太子建为什么会离开楚国,而太子建的儿子又为什么会去吴国?为什么郑国对待太子建的态度好,太子建依旧不会在意等等
哈哈,有点意思曹操点头,面上露出了一些嘉许之色,能想到这些,就已经是更进了一层了,来,继续,继续说说看
曹丕只是说说而已,他哪里能够理顺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多的国君和公卿之间复杂且又变态的各种关系,也不清楚楚平王和尹子西等人的利害冲突,更不清楚叶公和箴尹固的行为逻辑,只是表面上泛泛而言,所以当曹操让他说出些具体的东西来的时候,就不免有些卡壳了。
这个太子建是因为其父夺秦女故而曹丕讲的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然后郑国郑国力衰,故善于太子建然后,嗯,孩儿也就想到这些
曹操目光微微低垂,旋即笑道:也是不错了!
曹操沉默了一回儿,抬起头,目光看着远方,楚平王违诺娶秦女死后遭鞭尸之辱,乃自取之不过也因此有了秦国援军一啄一饮,便是如此,若是楚平王早知如此,又将何为?
太子建居于郑郑国待其善曹操继续说道,郑国位于晋楚之间,晋来降于晋,楚来盟于楚故而太子建之所欲,乃引晋兵欲攻楚也谋郑,只不过是顺带而已
至于白公胜曹操颇有些感慨的说道,若言其勇,可战阵,败吴于慎,亦乱于郢若言其信,守边境,直言其愿,言出必行呵呵如此,可谓勇信乎?
曹操长长叹息了一声,半响不说话,过了片刻之后才转头看了看曹丕和曹植,说道:好了,回去罢,你们早些休息。
曹丕缓了一口气,连忙点头,带着曹植低头行礼,准备告退。就在曹丕将要退出节堂的时候,忽然听到曹操又说道:对了,之前听闻丕儿你多有未尽之意,不妨这两天就此事,好好参详一二,写篇策论来
曹丕吞了口唾沫,孩儿领命
曹丕和曹植的脚步,在回廊当中渐渐的远去。
曹操沉默着,半响又是再次轻轻而叹。
之前曹操以白公之乱来考核曹丕和曹植,是因为曹操真切的觉得当下的局面,就像是历史的重演。
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叛乱少么?
而在这些叛乱的时候,谁得到了好处?
谁也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