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看这一次孙朗的事件,从头到尾,孙权又有哪一点表现得是真的懂了?
周瑜笑了笑,笑容之内略有一些苦涩,既然如此,还请主公赐教,这京之大叔,是何人所谓?
何人所谓?自然是庄公所谓。孙权脱口而出。
这个他懂!
周瑜点了点头,何之所谓?
自然是孙权说了一半,脸色就有些变化了。
其实这个问题孙权未必没有想过,但是他想的时候就是一掠而过,根本就没有继续深思下去。
一说,就懂,不说,就忘了。现在周瑜这么一提,孙权就觉得哎呀,为什么我就没做呢?我明明懂的啊?
周瑜看着孙权的脸色的变化,又是轻轻的问道:所谓何之?
这个孙懂懂回答不上来了。
周瑜没有等孙权回答的意思,又是追问道:今之所谓,又是何之?
这个
主公自思之今往事已已,当慎思将来周瑜点了点了头,然后站起身,言尽于此,江东尽在主公一念之间臣告退。
周瑜走了,不去看孙权憋得如同猴子屁股一样的脸。
嗯,后世之中有言说孙权方颐大口,碧眼紫髯,但是实际上孙权方颐大口是真的,碧眼紫髯则是诬陷。只不过当下么,倒也有几分憋出了碧眼紫髯相貌来。
孙权不是苯,也不是傻,甚至可以说孙权也很聪明,但是他分不太清楚聪明和智慧的区别,以至于有时候难免就会落入小聪明的陷阱里。
啊,这个我懂,真的懂,全都懂!
等到具体做事情的时候才发现,为什么和想的不一样啊?
孙权一开始的谋划很大,从一开始就很大,勾勒出来的蓝图也很美好。甚至是多方联合,南北勾连,东西纵横,深刻诠释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的含义。
只可惜孙权的布局是在是太大了,天空流选手大势还未成,北面的盟友就败落了,南面的也出了事,东面勾连的被杀了,西面还没能搅乱,然后自己带着人的中央突破也被曹操一棍子闷了回来。
打野的没打好,上中下三路全崩,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