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县试开考。
先放了第一题:“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语出论语八佾篇。
跟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相同,评价的是本人意志体现这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但其实本意是:“孔子评价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呢?”
评价的是别人所作所为。
朱熹论语集注上表明:“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
意为,你这么僭越礼数的事都忍心做,还有什么你不忍心做的?
常规的科举考试,一直到乡试,都是以第一场的两篇或者三篇四书文为主,四书文写过关了,后续五经文、策论等不出大的差错,就可以录取并名列前茅。
直至乡试前,一般科举考试的正场都是两篇四书文,不出意外的话,乃论语一题,孟子一题。
主要是这两部经典的字多,再加上是儒家老祖宗孔子和孟子的传世语录,当然要以他俩为主,但也不是绝对。
大学和中庸也有可能会出题。
而到乡试时,因为考试会过夜,第一场基本都是三篇四书文,也必定会在大学和中庸里出一题。
想在这世道混得好,论语必须学好,初级考试中,论语出两题的可能性很大,谁让孔子才是圣人,而孟子只是亚圣呢?
随后便是第二题。
正如朱浩所料,又是论语题:“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意思如字面:“孔子说,给我增加几年寿命,让我五十岁开始学易,则我就可以没大过错。”
题目已出。
事关县试是否通过,两篇作文,写下来差不多要八百字,这年头可没有标点符号,说是多少字就是多少字,一天完成说难不难,但要说简单也未必。
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