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母亲的原因,当然还有自己的一些考量。
盛夏说:“感觉,不在国内念大学,会是一种遗憾。还是想要和自己人一起度过大学生活。”
盛夏了解自己,念旧、慢热,如果出国,文化差异会成为一道巨大的门槛,她知道许多人出了国,交际的也还是华人圈子,会有自己的一方自留地,过得也很不错,但盛夏觉得自己大概不行,她对环境的感知太过敏锐,比如同样是喜静,她在寺庙里看书,会比在教堂里自在。
另外,大学,也许是整个世界观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她希望这时候,能在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形成。
不排除外国许多学校都很厉害,可她想学的专业都偏文科,好似没有什么必要出国学。
不是出国不好,只是不适合她。
盛夏自顾自想着,手机里收到回复。
陶之芝:“自己人,谁啊?张澍啊?”
盛夏:“……中,国,人!”
陶之芝:“嘿嘿,不要激动不要激动!那你打算怎么办?”
盛夏:“两手准备吧,考个好大学,就不用出国了。”
两手准备,或许,应该叫阳奉阴违。她做了十七年听话的孩子,这一次,她要自己做决定。
陶之芝:“意思说是一边应付你爸,准备着出国的东西,一边还继续准备高考?那会很辛苦的,托福也很难的!”
盛夏:“嗯,我做好准备了。”
事实上,已经在进行中了。
这是一场很冒险的梦,希望天光大亮时,美梦成真。
补课的第一个周五,全科成绩出了。
大爆冷:年级第一换人了。
第一常青树张澍,考了第11名。
这是什么滑铁卢啊?直接跌出年级前十!
整个年级都炸开了锅,毫不夸张,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