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扎尔耶夫略显诧异,仔细翻看起来,眉头慢慢舒展起来。
慢慢的,他抬起头,笑道,“姚先生,我会全力促成铁路计划,只能保证中线的批准。”
“谢谢总统先生。”姚远松了口气。
在没有暴露卡沙甘油田真实产量的情况下,用一份磐石矿业未来三年在哈的投资计划作为“甜头”促使纳扎尔耶夫答应全力推动华哈铁路计划,是一次冒险。
幸运的是,成功了。
纳扎尔耶夫这位总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他决定的事情,议会根本拦不住他,议会不批准只是他索要更多利益的借口罢了。
三个月后,经过多次磋商,华夏代表团飞抵阿拉木图,两国政府签署了建设华哈铁路的合作协议,华夏这边的第一负责企业便是东方石油,由东方石油负责该工程的实施。
对一个投资将近500亿华夏币的跨国合作项目来说,这样的效率是高得惊人的。
姚远总算是在1996年结束之前促成了华哈铁路的签署。
到了1996年底,华吉乌铁路项目正式签署,在大铁路计划里,这是二号线的第一期工程。
标志着这条极有可能被卡二十多年的重要铁路线将会在本世纪内完成建设。
根据各方谈判确定的方案,东方石油作为金主、出资方,将华哈铁路整体打包承包给了南方实业,然后由南方实业在国内联合铁建、路桥、钢铁等国企,以及包括春风科学院在内的十几家设计单位,加上十几家上游公司,组成庞大的项目公司,负责设计和建设。项目公司将会在哈国本地招聘一定的工人、采购一定的材料和后勤物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项目公司加上上百家分包公司的话,规模惊人,单单是施工人员预计就高达五万余人,这是惊人的大规模作战。
姚远早早的就悄然退到幕后,返回南港老家度过了1997年的春节,在1997年上半年里,与石油集团公司签署了建设克拉玛依至长三角地区的输油管道项目,与石化集团公司敲定了两大合作项目——在鲁东建设3000万吨级炼化基地,在长三角地区建设前港后厂模式的3000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基地。
除此之外,姚远决定将东岸岛石化基地的乙烯生产能力提升到每年120万吨,在1999年完成,将该基地的炼化能力提升至7000万吨每年,在2003年之前完成。
未来三年,春风集团作为总部集团,向方向造船注资120亿华夏币,把方向造船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造船企业。
在1997年年初制定并且通过的未来三年大预算计划里,春风集团还要向春风科学院拨付900亿华夏币的研发经费,每年300亿……
也就是说,姚远基本把春风集团所有的可用资金以及未来三年的可预期利润全部安排完毕了,第一次出现了赤字。
在1997年上半年里,林威瘦了足足三十斤!
因为公司不但没钱了,还透支了未来三年的收入,意味着需要举债。
第一次欠这么多钱,林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