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客厅里,姚远点上一根烟慢慢抽起来,把到伦敦之后的每一件事都进行了仔细的回忆,沉思着。
武宁是工业科班出身的外交人员,90年代的外交部门急缺外语人才,他是从机械部调到外交部门的,一干就是七年。
“机械部……”
姚远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有关于某些国营大厂的骚操作。
他拧着眉头拿起话筒给在国内的洪建宏打越洋电话,鲁机总厂是机械部的直属大厂,洪建宏肯定知道些什么。
花了十来分钟才接通了鲁机总厂厂办的电话。
华夏是东八区,捷克是东一区,华夏比捷克快7个小时,此时国内是下午,正是上班时间。
听到是方向机械的老板,厂办马上把电话转到了厂长办公室,洪建宏正好在。
“洪厂,我是姚远。”
洪建宏开心笑道,“老弟,是你啊,你怎么不打我办公室电话?对了,春节前我去一趟南港,给你带点年货。”
“我在捷克,只能打你们厂办的国际线。”姚远说。
洪建宏一愣,惊讶道,“捷克?东欧?你怎么跑哪里去了?”
搞工业机械的没有不知道捷克的,尤其是机床设备,对华夏人来说,和捷克之间的交流不算少,事实上,西方国家集团对华进行全面封锁的时代,华夏和东欧国家之间的交流很频繁。
更别说曾是华约组织成员的捷克了。
姚远说,“过来找点便宜好用的机床拉回去。鲁机总厂没有参合一腿?”
洪建宏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噢,你捡洋落去了。嗨,我也想去,但是我和你不同啊,一切行动听指挥。”
“鲁机总厂也参合了吧?”姚远又问。
洪建宏笑着说,“参合了,我们也派了几个人参加了商贸代表团。”
“商贸代表团什么时候到的?”姚远微微拧了拧眉头,问。
洪建宏想了想,说,“应该一周前到的,从香港出发,在伦敦中转,应该早就到了。姚老弟,怎么,你也想参加一下子?”
他以为姚远要加入商贸代表团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