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村是情况相对好一些的行政村,因为有手艺,村里不少青壮年都进城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多是四五十岁年纪的。
这条村是王瑜联系的村,她找到村支书和村长,姚远把情况说了一遍之后,道,“看能不能组织二十来号人,这样吧,支书,村长,修学校的管一日三餐,每人一天给一百块工钱。”
“一百块?”王瑜惊呼出来,连忙说道,“姚助理,太多了吧,这样一来光是工钱就要上万块了,镇里怕是不会同意的。”
不是不会同意,而是一定不会同意。
支书和村长更是目瞪口呆。
姚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问,“王主任,依你看该定多少?”
“给饭吃就可以了,修学校不是其他事,这个不要工钱。”村长连忙说。
都有子弟在学校读书,以后大家的孩子也都要在里面读书,给学校干活就是给自己的孩子干活。
“对对对,有三餐吃就很不错了。”村支书说。
姚远摆手道,“一码是一码,这样吧,小工每天五十块,大工一百块。这个钱我来出,不管镇里认不认。中心小学是要重新建的,眼下只能先把校舍修好保障孩子们正常上课。”
王瑜哭笑不得,这个姚助理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支书,村长,你们组织吧,争取今天就到位,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时间紧任务重。”姚远说。
支书和村长答应了一声就小跑着去了。
每天一百块啊,最少都有五十块,这是天上掉了馅饼下来。回龙镇平均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元钱,可见有多么的穷。
修校舍再慢也要四五天,这么下来一个人最少也能拿到两百多块钱,够一家人两三个月的开销了,本镇农村家庭一天的生活开支就几块钱,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顿肉,这是常态。
支书和村长第一次有了当官的感觉,因为他们现在手里掌握着让人赚大钱的权力。
“支书,二十个名额,我们一人十个吧?”出了村委会,村长低声说。
村支书想了想,答应了,“也行,咱们平分。”
二人就分道扬镳了,当然是要把机会给自己亲近的人。
姚远对此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不能管得这么具体,只要找的人能把活干好,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这么高的工钱,找人太容易了,不到半个小时,支书和村长就各带了十个人来到了村委会,都带着家伙事,随时都可以开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