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割裂

作者:遥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关天明给姚远倒酒,说,“这瓶酒是藏起来准备等孙子上中专的时候喝的,你要走了,我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把这瓶酒喝了。”

姚远真诚地说,“关书记,中专不行了,别说中专,大学都很难了,明年,最多后年,大学生就会面临着自主就业的情况,现在已经是双向择业了,说句难听的,我都担心我们这一届同学是最后一批国家分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实际上真的是最后一批,明年六月份,就是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了,只不过因为这个政策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国家部委局司、地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仍然很缺高学历人才,2000年前的大学生就业都不是问题的。

而且,2000年之后,大量外企涌入华夏,开启了外企第一的时代,出现了所谓的外企白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业首选是联合利华啊可口可乐啊这些知名外企,外企白领的社会地位在这十年之内的高度是七八层楼那么高的。

到了2008年之后,确切地说是以2008年为界,因为这一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继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影响持续了好几年,等到世界经济重回正轨的时候,即2013年,报名参加国考、省考的人数屡创新高,到了2020年,“宇宙尽头是入编”成为了网络热句。

人类是有记忆的,当天之骄子们发现外企靠不住的时候,再回头去看曾经被他们当成批判性论文对象写的央企、国企过得依然稳如狗,再看当初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当了干部的同学,他们会有非常深刻的感悟——外面的人都是靠不住的。

清华北大博士生考街道社区岗位频频出现在报端。

姚远有这样的体会和感悟,他当初已经是正处级待遇的技术人员,正高职称,为什么会放弃央企的工作选择下海,正是因为他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而还不到五十岁的他,认为自己还能有一个另一个形式的青春,于是下海创业了。

竞争太激烈了。

姚远当时四十多岁正高研究员,享受的正处级待遇,但是他带的全都是博士生,人家一毕业就是副高,甚至好些手里有好几个专利才过来上班的,若是想就这么过完一生,是可以安安稳稳往下走,到了退休享受副厅级待遇是没问题的。

但是当时刚满五十岁的他不甘心这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于是选择了下海创业。

何尝不是被后浪逼的。

因此,姚远的感悟非常深,他对关天明道,“关书记,您的孙子今年是初一吧?”

关天明点头。

关国富说,“九月份上初中,考的成绩不太好,上县三中。”

现在是六月底,小升初考试结束没多久。

姚远想了想,问,“县城的中学,最好的应该是一中。”

“对,一中最好,但是分数要求很高。”关国富说,关系到独子上学的问题,他再重视不过了。

姚远说,“好的学校是很重要的。”

关国富就看向他的老爹。

关天明装作看不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