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穷学生在暑假里都有勤工俭学的念头。
一九九一年的这个暑假,并城市很多勤工俭学的大学生,都得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为一家电器行发传单。
这家名为鸣电电器行的年轻电器行,在宣传单上贴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低价。
年轻的大学生们,走街串巷,在每个人流密集的地方,和每一个小区把这些传单发出去。
只用了三天时间,他们就发出去了超过十万份传单。
而这十万个拿到传单的并城市市民,又会把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口口相传,告诉更多的人。
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的时间,全市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于是,所有人都心动了。
而与此同时,当所有接到广告的市民们,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的同时,西山省的商业圈子里,这帮圈子里的商业大佬们也意识到——鸣电电器行的反击,开始了。
“有好戏看了啊。”
“有意思,我很奇怪,这鸣电电器行憋了这么多天,只想出一个降价的招?光靠这一招可打不过西北电器行啊。”
“鸣电电器行之前能让西北电器吃那么大亏,肯定不止这一招,走着瞧吧。”
“不,鸣电电器行的危机还没有完全解决——西北电器行安排在他们各个店门口的社会青年,仍然在捣乱,只要这些社会青年不走,他们无论发多少广告出去,都是白费工夫。”
“……你大概还没得到消息,那些社会青年,已经被鸣电电器行解决了。”
“噢?他们怎么办到的?”
鸣电电器行门口,此时已经陆续有顾客在进店了——之前那些像苍蝇一样堵在店门口的社会青年,一个都没有出现。
不远处的马路上,两辆巡逻的警车,缓缓朝远处开去。
几个社会青年纠结又悲愤地躲在远处,看着那些刚刚远去的警车,他们一动都不敢动——最近几天,这些警车在附近巡逻的频次非常高,只要他们稍微有轻举妄动,很快就会被警车发现。
如果被抓回去,总是难免要吃点苦头。
“大哥,咋整啊?这样下去,刘老大交代的事情要完不成了。”
说话的是一个单薄瘦小的社会青年,此时他蹲在树下,嘴里叼着一根草根,一边看着远处的店门口,一边问自己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