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土地所有权简单,只归属于附近的村政府。自己在当地政府还正好有几个老熟人,能替自己从中斡旋。
各样优势加起来,电子管厂老厂房已然成了最佳选择。
定下了行动方向,柴泽厚便马不停蹄地奔向村政府,展开了自己的人情攻势。
与此同时,又将自己的方案通报给了侯一鸣。
侯一鸣分析了一番,也觉着老柴的选择甚是合理。
于是叫上赵杰,在一个晴朗无云的冬日下午,一起开车奔向了,位于市郊的电子管厂老厂区。
老厂区,位于并城西北侧水湾村附近。
占地面积三十多亩,由六间生产厂房、一栋科研楼、一栋办公楼、一间员工食堂,两栋宿舍楼组成。
投资高达六千多万,员工数量两千余人。
是当年西山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电子管厂。
可以说这个庞大的厂区,凝结了一代西山电子人的,心血与梦想。
如今侯一鸣和赵杰走在其间,依然能感受到当年那股,西山电子人的干劲与热忱。
一条条生锈的金属管道,在厂区半空交错横陈。
老锅炉罐上除了斑斑锈迹,还有未消融的积雪。
走在寂静的楼道里,耳边似乎传来当年,人们下班后奔赴食堂时的喧闹声。
侯一鸣触碰着老墙老窗,仿佛隔着时空,与那群自己的同梦人握手拥抱。
赵杰看身旁的侯一鸣失魂落魄的样子,忍不住打趣;
“嘿小侯,我看你摸着这些老古董都快流口水了。是打算,拆了拿去古董市场卖吗?”
赵杰之所以跟来,是因为这个鬼精灵,对侯一鸣的电子厂十分有兴趣。
多次跟侯一鸣提到,要入股合作的事儿。
侯一鸣觉着赵杰这人,投资眼光奇准。他看好的人,看好的项目,没有一个拉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