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两家生意做起来,家里添了打扫煮饭的丫头婆子,还配了看门的和驾马车的车夫,在外面看来俨然就是一个富裕大家庭了。
“思安,赶紧去酒楼叫爹,差不多要出发了。”
元家没有主母,什么事都是十九岁的元宁安一手操办,她早已锻炼的跟当家主母一般,真心来讲,她确实精明能干,成为谁家当家妇人绝对能顶门立户。
与沈家人住一起久了,来找沈老爷子的都是一些举人学子,而古代除了极少数寒门能坚持到考举子,一般家庭根本没有人力、精力培养一个举人。
但凡能来找老爷子的文人都是小有家财之人,包括跟母亲单过的乔家骥,乔母做生意,家中也说得过去。
更逞乔家骥未来可期,惹人注目的很,简直就是一块香饽饽,抢手的很。
乔宁安经常以他单身一人在外为理由,格外给予帮助,简直就是明着抢人。
她没有母亲,父亲整天迷在做生意上,根本没有意识到她已十九岁了,她已经是大龄剩女,除了自己,谁会为她婚事奔走。
指望姑姑?她连自己的日子都过不明白,什么都依靠长女,元宁安只能自己出手。
房间内,沈黄氏道,“难道你没眼呀。”
听到这话,沈大伯沉默不语。
沈黄氏恨铁不成钢,“算了,她没娘,弟妹又是个糊涂的,她喜欢乔公子,咱们不争了,但要是弟妹住京城,你一定要把秀儿放在她身边。”
“你不是说弟妹糊涂的嘛。”
“夏儿不糊涂就行。”沈黄氏不耐烦道,“你就不要多话了,听我的就行。”
沈家离开故土,对孩子们的婚事确实影响很大,为了孩子沈大伯只能同意,“行,我知道了。”
一阵兵慌马乱,沈元两家的马车终于出发了。至于每个人都带着什么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思,那就只有各人心里清楚了。
人都是这样,能共患难,却经不住富贵迷人眼,沈锦霖再次起复,还官升一级,就算朴素的沈元两家也都各有了心思。
第二日,等待沈家人到京城的时间里,沈初夏请人要买下沈锦霖曾经住过的院子,结果中人道,“这院子已经卖给贵人了。”
贵人?不知为何,沈初夏隐隐觉得是谁买了院子,不动声色,一副不在意的样子,“那我就看看别的吧。”
中人不好意思,“要不,我介绍另一套,院子比这个还大些,就在附近。”
“那就多谢了。”先去看看,反正想买的已经买不到,沈初夏已经不急了,反正沈锦霖去南方,她有的是时间物色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