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如果真的可以这样的话。
姜虎吧唧了一下嘴巴:“小米,现在还有会儿时间,你把刚才你说的写封信,待会儿让车夫给小泽爹带回去。”
不管怎么说,先问问比较好,如果小米说的可行,那真的是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只等赶路的时候,在路上巩固一下他们做饭的本事就行。
“爹娘你们就放心吧,这都说了考生自带食物,自己煮吃的,人家也没规定必须带什么啊。”
刘叔叔写的信里,也只是说这是其他人的经验罢了。
但是据她所知,读书人都想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加上大家对读书人本就多敬畏崇敬,对读书人都高看三分。
也正是因为这样,广大学子们,一门心思都扑在读书两个字上,从而忽略了别的。
比如锻炼身体,比如学习基础的生活技能,甚至于忘乎所以,连人情世故,外界变化都不知道。
所以这些人在考场上,明明有条件,却只能任由自己饿到半死不活,好像也正常。
既然给了休息和做饭的时间,那肯定不是一刻两刻钟,一日三餐,怎么也得有半个时辰以上吧?
或者提前答完当日的试卷,也有时间准备点吃的。
加上两位大哥今年都是去积累经验,也不用太紧张,忙完了给自己弄点吃的,放松放松心情也挺好的。
心里这么想,小米也快速的写好信,刚好大哥他们回家,把信让车夫带回去。
刘家到底不是普通人,车夫每天往返两趟,送几个孩子回家,肯定是刘叔叔的心腹之人,信交给他也放心。
吃饭的时候,姜虎和二娘也给大家说了小米的看法,其他人还好,毕竟大家都没参加过院试。
刘伯倒是眼睛都瞪圆了:“当真是旁观者清啊!当年泽儿大哥考院试,可也是丢了半条命,养了大半年才养回来的!”
刘泽点点头:“大哥不会做饭,连生火都是院试前才现学的,听他说过,有时候着急,半天生不了火,只能就着凉水干吃。”
刘伯:“他考试的时候是冬天呢,虽然考过了,可出来后大病一场,人都瘦得脱相了。”
姜虎二娘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事,不免咂舌:“这还是要学着点做饭啊,之后不是还有乡试吗?”
乡试好像也是九天吧?
自从知道儿子要考秀才了,姜虎二娘把这些也了解了一下,乡试之后还有会试,然后是殿试,殿试可是去皇宫,让皇上监考的考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