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手工编织

作者:夭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苏国安把人员和各种活都安排地十分紧凑。

这边有人割下来成捆的秫秸杆,那头就有人用板车给拉回到了村里头开始做各种的准备了。

秫秸杆不仅可以编席子,还可以用到房顶上,可以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把一切能用得上的东西都用上了。

苏奶奶也是有这方面的手艺的,其实她早先嫁过来的时候是不会的,还是后来跟着苏爷爷学的,这么多年了,这手也巧了,席子编地熟练极了。

编席要用一片平整干净的地方,如果没有经验可以按需要先在地上画一个长方形的席子,多大的床就画多大。

乡下人一般都是按照自己家的炕的大小来编的。

而这一次,苏国安特意强调了尺寸,暂时只编两种。

一种是九十乘两米的,这种用于单人床。

一般学校以及工厂的宿舍里用的床都是这个尺寸。

不管是上下铺还是单人床,这个尺寸都错不了。

还有一种是一米五乘两米的,这就是双人床了,城里人结婚一般都是准备这样的床。

还有些人是用两张单人床并在一起,那尺寸就稍微大一些,不过一米五的这种也凑合着能用。

苏小软见过苏建业编席子,苏奶奶已经有几年没有编过了,现在也是觉得自己可以出份儿力,便主动要求参与进来。

苏奶奶开始起头,苏小软就在一旁打下手,帮着递东西。

苏奶奶先拿出六棵秫秸米子南北方向放到地上,再拿一个东西方向从一三五根下穿过去,然后再拿出一根,把二四六根抬起来,从二四六根下面穿过去,和第一根靠紧,不然就会有缝隙,不紧凑,成手编的席子可以不漏水,就是小孩尿床也不会沤床。

这个看似简单,可是只有做熟的人才知道分寸,手下有功夫呢。

生手做这个,总是弄不好。

就比如说苏小软,她就试过了,怎么也弄不好。

不是太紧了,这东西给摞上了,就是这太松了,有了缝隙不能用。

苏奶奶再把一三五根抬起来,拿一根从下面穿过去。总的宗旨就是把下面的抬起来,把上面翘起来的压下去,穿一根,和织布的原理差不多。

就是慢一些,而且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和角度,还容易划伤自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