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章 原则不同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数年前,他有情,她有意。不过经历了几个月后淡薄一些,此时复燃需要等一等。

建邺方面在确认了使者的属性后,秋孟非引领素凌霜进入建邺中心跑道。

然而素凌霜并不知道的是,当秋孟非靠近的时候,她坐下的那个飞龙体内用于从天殛龙生命场中汲取能量的受控器官,出现了生物脉络从机械约束结构中突破的征兆。

这个北方五色联盟机械龙的心脏部位长出了一条条肉质根系,突破了脏器的金属结构,并随着心脏的每一次挑动“电击”般的触动着飞龙的机体,使得整个机械龙现在看起来动力更加充足了。

当飞龙降落在了紫金山天文台后,五色联邦和建邺的新联盟对话开始了。双方现在都有意对近年来越来越壮大的统伐区进行遏制。

而这样私下计划进行遏制的信息,在几天后也顺着情报链条也来到了统伐区这里。

3月份,统伐区在新鲁城南方五十公里兴建了一个根据地,沂水城。

这座新城与新鲁相比,这个地区没有固定的城墙,

在建造的初期只是花费了十天的时间,用砖瓦搭建了一个个简易宿舍群,就和工地民工的临时住房差不多。甚至连粉刷都没有做好,用泥巴糊了一层,然后抹上了石膏。

统伐区的城建重点,不是城墙,而是道路和排水。这两者是城市的代谢。

宿舍区之内是平整的石子路,是让人穿着钢钉,木底,橡胶边,布鞋面的解放鞋在上面走的。

宿舍区和集市区,用少有的水泥细细铺上了一层。方便人们用非机动车(三轮,小摩托)将个人所需的物资粮,布,燃料带回居住区。

至于工业区和港口车站,则是专门设计了供给机动车辆运行的钢轨道。在车站还专门有起重机来吊装起落架。

这样的区差异化设计,可以在物资紧缺,大部分材料还用的是废墟地带的砖瓦钢筋等艰苦条件下,尽量保证城市的代谢。

这样的权宜之计,让卫铿不禁怀念二十一世纪,哪怕是家门口都是能跑两三吨小货车的硬化道路。基建良好,就可以随意走了。

新区现在的移民们,也在用组织和纪律维持契合这样道路规划的生活方式。

在居住区呢,每周会安排居民值日,用铲子对石子路进行平整。

在商业区域内,大家的自行车会自动按左边两条,右边两条车道,中间空出一条应急通道的方式来走。

而在工业区内,开着蒸汽车,或者乘坐殖装机甲的人,则是会在各个出入口,自行登记,领取标志自己载具重量级的标牌。而这些标牌则是方便道路指挥员在枢纽规划。

道路秩序,是文明的基础,也是国家组织力在细微上的体现。

这在日常生活时叫做维护交通,而战时,就是令行禁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