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碳化硅光刻机

作者:咬文嚼纸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碳化硅光刻机的所有技术全部来自于萧铭,来自于潘沙星,没有借鉴过国外的任何技术。

光刻机的研发和制造已经超出萧铭的预算。

萧铭开始准备了1亿软妹币,现在已经花费了3亿软妹币。

如果光刻机能够研制成功,产生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夏国目前最先的光刻机技术是夏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2nm分辨率的光刻机,而国际最先进的水平在荷兰asml公司,极限加工为7nm甚至5nm。

但是请注意,夏国是实验室的22nm,实际良品率非常低,成本奇高,根本没有办法商用。

夏国真正商用的沪市微电子装备有有限公司的90nm光刻机。

90nm光刻机制作的芯片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是十多二十年前奔4的水平。

而夏国军方或涉密政企使用的龙芯3a2000大约是28nm,也就是七八年前英特尔的水平。

同样龙芯的工艺、成本、良品率等等就没有办法和英特尔比了,举个例子,装一台龙芯的电脑预算放在5万左右可能还少,而5万可以用英特尔最牛掰的芯片搭建服务器了。

不过既然是涉军、涉密单位用的芯片,国家也就不在乎什么成本问题。

一言以蔽之,夏国不是做不出芯片,是无法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芯片。

总不能国家要求全国所有的电脑都用90nm芯片奔4水平的计算机吧?

“还有一个环节要调节下。”林立说道:“最迟一周后,我们可以用纯洁的碳化硅做实验。”

萧铭点点头,说道:“剩下的技术环节就是量子纠缠团队的事了。”

量子纠缠团队也花费了萧铭不少心思,萧铭缺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人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

在这个团队中,萧铭并没有聘请夏科院的专家人员或者是在海外重点高校研究所做研究的夏国人,而且清一色的夏国重点高校物理、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生。

这些研究生们对技术的理解能力绝对不会差,萧铭也不需要他们有多少创新能力,只需要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就行了。

走出实验室后,萧铭接到了钱怡的电话,得知夏国tv1的记者在等着采访。

萧铭欣然前往,企业最好的广告就是上新闻联播。

前来采访的是知名主持人方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