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的探索上,在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模仿,这就是好比一个作家,开始写小说的时候都离开模仿这个环节,更何况是研究直升机这样的高端科技。
任何一项技术的创新到完善,都是一个模仿然后改进的过程,技术才能够不断的更新。
这也是为什么技术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
炎国人的模仿能力是全世界出名的,许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只要到了炎国,一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研究得透彻,然后仿造出来。
在性能上丝毫逊色原装,价格上比原装的低得多,有时候性能上还更强悍。
这既是模仿的巨大好处,否则,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想要追上别人研究几十年的成熟产品,可能吗?不可能!
因为模仿,然后创新,超越原来的产品,让炎国在技术上,逐渐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原来落后的局面。
因此,炎国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巨大发展,跟这个方式离不开。
当然,这也得有一个前提,得具备相对应的人才。
像陈渊这样的人才是推动技术的关键!
当然有人会觉得这点投机取巧,这对吴老他们来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太薄弱了,人才太少,想要跟外国竞争,根本不可能,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缩小差距。
真如一个伟人说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同一个道理。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自身发展起来,才是硬道理。
而西方那些敌对性的国家,采取各种技术封锁,各种设备技术,宁可变成废铁,也不允许传到炎国。
炎国想要突围,只能是靠这种能方式,不断的摸索。
比如建国初期的时候,百废待兴,可是全国上下,文盲多得可怕,要设备没设备,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在这种大环境下,要单独研发制造太难了。
即使是到了现代,在很多技术上,一样很难。
在一些技术上就算就成功突破,也无法达到量产,比如芯片问题。
在这个技术领域上,炎国起步晚,技术上没有达到最先进,就算是拥有尖端的技术,能够制造出性能更好的芯片,可是却没法达到一个量产。
因此成本太高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