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渊只能是连续军部,让他们帮忙在全国寻找有天赋的技工,越高越好!
毕竟,陈渊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个个工厂去寻找人才,也不切实际,只有动用国家的力量,将有天赋的资料都收集起来,帮忙寻找,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挖掘出来。
陈渊相信泱泱华夏民族,肯定有能工巧匠,只是许多人才埋没在角落里,没有人去把他们挖掘出来而已。
这么一来,一场轰轰烈烈寻找高级技师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这是创造历史的时刻!
时代的变迁,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地位远远比不上以前了。
以前是工人老大哥,成为一名技术工人是最光荣的事情,现在反过来了,技工几乎是社会底层,从事的是最辛苦,最累,最枯燥的活,而收入却是相对低的一项。
这就导致许多年轻人不喜欢从事这个行业,宁可去送外卖,卖房子,当保安也不愿意去工厂,从事技工这一行。
在现代人观念里,技工就是三班倒,累活,脏活挂上等号,是没有前途的行业之一。
正是因为如此从事技工的人员相当卑微,经常被人看不起。
可是,这一行又是国家发展最重要的一个行业,离开了这一行,等于是没了根基。
因此,陈渊的想法里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一些固有的模式,提升人们对技工的看法,提升他们待遇与社会地位。
通过这次全国范围内推动,让更多人看到技工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行业。
与此同时陈渊也相信,过去,我们有鲁班这样的能人,现在不可能一个都没有!
一座相对落后的县城院落里,一名背着一岁多小孩的妇女,坐在院子里洗衣服,一边口中数落自己的丈夫,一整天不帮忙带孩子,也不干家务,收入又低,在这样下去,日子没法过了。
妇女穿着朴素,虽然旧,但是洗得非常干净。
她言语中虽然对丈夫不满,可是眼里都是心疼,她是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干得太累了,每天都是脏兮兮的,像是乞丐一样,最为关键的是看不到出头的时候。
可是这些话,她从来不当面跟丈夫说,就是自己一个人闷声发牢骚。
滴滴……
院子外面响起车子的喇叭声,随后一名,衣着光鲜,头发理得发亮的男子走了进来。
对方四十出头,腰里憋着一个皮包,提着一个啤酒肚,脸上挂满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