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山再想到昨日李瑕那不将自己视作县尉而视作蜀帅的言论,他忽然觉得,回去之后该让阿爹见一见这位庆符县的新任县尉……
~~
就在十月十六这日,阿术已行军到了黎山沟。
阿术时年仅二十二岁,却已立下颇多战功。
他是蒙古名将速不台之孙、兀良合台之子,自小就随父从军。
蒙军灭大理之战,他便率精兵为候骑,担任开路先锋,屡建奇功。
此次伐蜀,阿术依旧是以他最擅长的战术来打,“潜自间道、绕出其后”,意欲出石门道,直抵叙州,杀宋军一个措手不及,再与兀良合台会师叙州。
过了石门关,脚下山道仅五尺宽。
山路崎岖险峻,一般人走这种山道,只能牵着马慢走,深怕掉下悬崖,阿术却依旧策马而行。
他不仅是策马而行,前头还不用人牵。
也不见他如何操控马匹,跨下骏马老老实实沿着山道向前。
不只是他,蒙军中还有大半人都能做到。
对此,阿术只说过一句。
“蜀地的路难走?吐蕃的路都走过,这算个屁!”
……
绕过黎山沟,前方有开阔不少,终于又是一段可以休整的大路。
阿术皱了皱眉,招过一个百夫长。
“已经走了一半路,前面有可能遇到宋军。都克,你先带人探路,遇到宋军能拔的就拔掉。要是遇到埋伏,随时回来报信。”
阿述脾气虽火爆,行军打仗却又一手,说到这里,又吩咐道:“沿途遇到能望地势的高山,派人上去望着,等我到了,再来报我有无埋伏。”
都克应了,领了麾下八十余人,又带了四十余个大理兵,先向前方赶去。
他们仅带了五日粮草,轻便不少,速度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