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醒冷笑道:“王爷也是怒不可遏,这些人没一个能有好的!”
“还有侵占田地的,王某的请罪奏折已经去京,难辞其咎啊!”
郭义的内疚模样丝毫没有打动方醒,他知道此人不过是想脱责,至于内疚什么的,纯属多余。
一番谈话后,双方的关系依然是原样。
……
大明的不少地方都是由军镇发展起来的,宣府就是其中之一。
十多万人马,人吃马嚼,随军的军眷散布在各地,这就是商机。
原先的开中法废除了之后,南粮北调就成了宣府的生命线。
走在街上,方醒想着以后在北方扩大种植土豆的前景,觉着应该不会差。
“老爷,前面有个老头。”
小刀提醒了方醒一下。
老头自然不稀奇,可这个老头却身穿破烂军服,独臂,少了一只耳朵。
老头的面色发红,坐在一家布店的台阶边上,手中端着个破碗,不时的喝一口。
这就是军户,父死子继,除非逃亡,否则这就是宿命。
“这样下去不行!”
方醒回到住所,就磨墨开始写奏折。
“……臣闻汉唐时百姓勇于应募,何也?盖因军功封赏丰厚,百姓血性未泯……”
杨荣走进来,方醒也没阻拦,继续写。
“……自前宋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何?好男不当兵!”
杨荣在方醒的身侧看到这些内容,不禁微微摇头。
“……臣一路行来,所见军户之惨,铁石心肠也能动容,此与贱役等同,如何能养出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