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破这才微微一笑,“卿有立功受赏之心,朕很欣慰,领兵之人嘛,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再说卿是朕的大将军,一直驻守京师,对朕忠心耿耿,朕都看在眼里的,功劳其实也是不小……”
几句话一说,窦琮的脸色缓了过来,很是感激的锤了两下胸膛,“陛下知臣,臣对陛下唯有忠心二字而已。
就是臣的身上只有苦劳没有功劳,以后怎好意思立于诸位将军身畔?凌烟阁上,也缺臣一个位置,臣还年轻,想要争一下……万望陛下成全。”
李破哈哈大笑,窦怀珍可是窦氏中人,不可能没读过书本,说话却如此鲁直,若非是故意装模作样,那就是真的有些心急了。
“都说怀珍开口就得罪人,没想到却是如此赤诚……卿这般模样倒是让朕想起了当年在云内的时候。
那时尉迟兄弟来投,席间尉迟偕出言不逊,耿直非常,让朕非常生气,可那时朕身边并无任何良臣上将辅左,只能按下火气,予其重任。
现在回想起来,若是一怒之下赶走了尉迟偕,岂非失一良将?”
庞玉这次没看窦琮什么反应,那厮藏不住太多心事,此时肯定分外得意,能和尉迟偕相比,评价已经是不低了。
而且他们确实挺像的,不是说他们的性情为人,而是他们两个都有兄长,尉迟偕的兄长尉迟信如今任职兵部尚书。
窦琮的兄长窦轨则为兵部侍郎。
家世上也勉强算是有的一比,尉迟兄弟的父亲是前隋礼部尚书杨义臣,鲜卑人,前隋名将列表里肯定有他一个位置。
人家打过突厥,战过吐谷浑,平定过杨谅之乱,隋末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杨义臣去了河北,自募兵员,差点把河北各路义军杀了个遍。
如果不是洛阳朝中的那些人对他有了猜忌,把他招入朝中,不然说不定老杨一只手就把河北乱军都给杀没了呢。
只是杨义臣这一门没什么根脚,因为作战得力而被赐姓为杨,根基浅薄了些,才富贵了两代人而已。
而且尉迟兄弟投了李破,连姓氏也改回了尉迟,祖宗就更不好找了。
窦氏兄弟出身扶风窦氏,正经的豪门望族,比尉迟兄弟要……嗯,确实没什么可比性……
只不过皇帝这话一出口,对窦琮无疑是一种褒奖,庞玉觉着这话有点过头,他是不知道窦琮在京师帮着皇帝做了一些阴私之事,是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的。
而且窦琮还沾了他兄长的光,窦轨是李破准备大用的人才,对他的弟弟也就能够包容一些。
窦琮的领军之能倒也不用怀疑,当年随李渊南下的时候,窦琮是出了大力的,不然李渊也不会轻松的许他一个大将军。
可惜早年间的功劳到如今都不算数了,对于窦琮来说确实有点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