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让李破欣赏的一条是,让吐谷浑人在高地放牧,然后凉州这边会每年以粮食换取牧民的牲畜,在根本上控制住这些难以驯服的高地部落。
等到和山南三国展开通商,高地就会是商旅们必经之处,走通了商路,大唐对高地部落的控制便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这和李靖上的平蛮诸策,封德彝献的应对突厥的策略都在同一个层面,得到了李破和朝中重臣的认同。
再加上李破对待东海几个小国的策略。
合在一处,其实就是大唐外交上的整体政策了,各有不同,极有针对性,却也可以相互采纳借鉴。
可以预见的,在今后几年这些策略不会有大的改变。
只拿西北这边来说,形势一直向好,高原上吐蕃人的崛起,对高地上的部族,以及凉州的各个部族,都造成了重创。
削弱了凉州各个族群因为隋末战乱而形成的隔阂与仇恨,之后大唐善加治理的话,比前隋时期就要轻松许多。
对于范文进个人而言,应该说这些年他在凉州做出的功绩不下于任何一位从龙功臣,除了没有什么战功,其他的都无可指摘。
一个晚上的时间,范文进也想清楚了,他没有什么家世不假,可功劳不比别人小,对皇帝也一直极为恭敬,从没有反复之心。
若是回朝之后受到薄待冷落,那表明朝中之人没什么眼界心胸,他也不用留恋什么,直接辞官,回去长平便了。
而且那么多人看着呢,自己这样兢兢业业的人都无厚赏,谁还肯为朝廷尽心效力?
所以说不用担心太多,再说周俊奉诏而来,对待他的态度也说明了很多问题,不远不近,却绝不得罪于他,显然有所顾忌。
这其实就是朝廷的态度,他需要考量的其实不是回朝之后会面对什么恶劣的情况,而是朝廷重赏之后,他要如何自处的问题。
这需要见驾之后,看看皇帝是什么姿态再说。
才高而不卑,功高而不辱就是这个道理……
…………
想清楚了这些,范文进的心彻底镇定了下来,一大早把心腹们招过来,便跟他们开诚布公的说起了他要回朝述职的事情。
大致上说的很清楚了,下属们从身体紧绷,精神高度集中,再到放松下来,也就十几二十句话的工夫。
对于他们来说,这其实不是什么坏消息,范总管执政凉州也有些年了,早晚要回朝受赏,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等范文进说完,众人开始七嘴八舌的恭贺了起来,范文进笑眯眯的都受了,也无心再和这些心腹们商议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