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何能够做到公允。
但好在是,朱瞻基曾经在南京城外的学堂发挥了作用。
这些人中虽然大多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但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些孩童。
很多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如今也到了入仕的年纪,并且很多都已经攻读完了最起码高中的知识。
将这样一批人放入到御史台中,一是可以保证他们在短期之内的忠诚度,纯洁度。
二也是给这些初入仕途的人一个锻炼的机会。
御史台这种差事,本身对你的才能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经验不多并不是问题。
但却可以让你快速的了解这个世道。
由他们来做第一批的临时御史,是最合适不过的。
而这些人的存在,也给了朱瞻基解决御史台问题的底气。
跑到全国各地,当着他们的面,监察官员们的体能,然后将真实的数据传到朝中。
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到,那也就意味着朱瞻基开办的这次学堂失败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试水。
搞了这么大动静,朱瞻基自然不可能仅仅只是让这些人去监察一下各地官员们的体能。
但这就好像是在经商一般。
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去开拓销路,无论日后你有多大的野心和目的,都需要先试水。
将这个销路打通。
哪怕不挣钱。
但只要这个销路不断的扩宽,就为成为日后利益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