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大媳妇说这话时,有些紧张,生怕新主人因为她多嘴而生气。
苏金秀可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一听卓老二媳妇和找赵老三媳妇会做衣裳,,并且这两家的老太太都会刺绣,还挺高兴,当即点头表示同意。
“那行,既然你们的都会做,那就按照你们说得去办。不过,买布料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要违制。”
大铭朝建朝后,沿用了前朝的社会等级森严的制度,什么人穿什么样的衣裳,无论是布料材质,还是颜色,长和短,都是有严格的规定。
就连用的车辆,也都是有严格管理制度。
这也是为什么苏金秀还没有买车辆的原因。
孟老大媳妇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仗着胆子提了个建议,主人就答应了,很是高兴,当下便带着赵老三家的大闺女,十五岁的赵梅,与孟老大一道儿,去买粮食和布匹。
苏金秀见她带着赵老三家的闺女,而没带自己的大闺女孟玲,便知道这个人是个心里有成算的了。
带别人家孩子去买东西,就可以避免出现银钱上的差错,会被人误解是自己私吞了主人的银钱。
而带自己的孩子去购物,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有嘴说不清了。
孟玲在一旁见娘带着赵家姐姐走了,很是不高兴,嘟了嘟嘴,十分地不满,小脸上就挂忙了郁气。
孟老大的老娘孟老太太一看大孙女都十五了,只比人家赵梅才小了三个月,却如此不懂事,也很生气。
尤其是看到新主人太太已经朝着孟玲睇了一眼,那一眼里饱含了很多东西,吓得孟老娘心头一紧。
她赶紧伸手将不懂事儿的孙女拽到自己身边,低低音声呵斥了她一句,“你给我懂点事儿,要是你敢给你爹惹祸,看我怎么收拾你?”
孟玲尤为不服,可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跟在京城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了,如果她敢闹事儿,那主家要单独卖了自己,爹和娘也不敢说什么,因此上,她只能是忍着心头火气,安生了下来。
孟老娘见孙女不吭声了,提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只是,她暗自决定,等回到新主人家安稳下来,她就叫儿子儿媳妇严加看管这个不省心不懂事儿的赔钱后,免得因为她而给全家惹来祸根。
她可不想十年之后,待他们要熬出头来,却被这个不懂事儿的赔钱货给败坏了。
孟老娘提心吊胆暗自盘算的时候,桌老娘和赵老娘都把完脉,抓了汤药,然后苏金秀又让她也一块儿检查了一下。
大夫把了脉,对苏金秀道,“这位老太太身子骨不错,没啥大毛病,只要是将养得当,肯定无病无灾到百年。”
一听自己没毛病,孟老娘打心里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