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那个学校当初建设的就是考虑不周,你没发现现在东山学校已经被工厂包围了,工厂里整天稀里哗啦的什么声音都有,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岭前村那块运动场就是学校的地址,学校就贴着小岭南侧的山根,建六十米长的三层住宅楼,把那个运动场和那四个篮球场囊括进去就行。”
“那明年学校建好了,那学校那块地方干啥?”
“咱们凤窝堡村全是企业,它能干啥?当厂房呗!反正不能让它闲着就是了。”
“还有别的活儿吗?”
“暂时没有了,这些活儿你明年也干不完就是了。”
在何家辉的协助下,一家叫腾辉的公司在乡港注册完成。
只是这家公司暂时只能算个皮包公司,虽然有了一间写字楼做门面,但是并没有太多的人员。
暂时由何家辉负责打理。
注册公司自然是要有人过去驻守,但江宇现在找不到合适的人。
毕竟到乡港去不懂粤语去了就是个摆设。
这个公司现在注册,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江宇购买一套塑钢加工设备。
这设备暂时只有外国有,国内要出现还得十几年后。
虽然这边还没有人过去坐镇,但并不耽误他这个类似皮包公司的公司开始做生意,还是引进这套塑钢加工设备。
塑钢这玩意儿是五十年代得国人整出来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供销系统,制造设备方面也是以它们实力最强。
何家辉以腾辉贸易公司的名义,委托乡港一家专做欧美生意的贸易公司,在得国采购塑钢生产线。
问询价格很快就回来了,得国方面最便宜的塑钢流水线要价一千五百万米元。
最贵的更是要价近三千万米元。
江宇听到这个要价,眉头半天没有松开。
一套塑钢加工设备,就是再值钱,也不该这么贵,这可是1991年,不是钱毛的不值钱的二十年后。
一千五百万米元足以买来一艘新护卫舰了。
塑钢这个东西并不是有多大含金量的产品,就是用化学材料包上钢筋,做成固定的形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