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是公平的,给你一个坏消息,跟着就给你一个好消息进行弥补。
那边无法来技术员了,但是却能弄到江宇需要的设备,也算是一个安慰。
“杠子!告诉安德烈,要一千吨的装置,不要大的。”
一千吨的设备想来不可能十分的庞大,不需要占用很多的土地,也足够他企业运用了。
“好!那你的人什么时候过来?”
“不超过五天!”
这一通长途电话,好几百元没有了。
放下电话,江宇马上就行动起来。
挑选技术人员去黑河学习,这个他是要亲自带队的,最低他的亲自把这些人送到目的地。
还有那套安德烈给他倒腾来的设备,他也要亲自看看。
因此家里的事情他必须要安排一下。
第一台农用车基本已经安装完毕,也喷上了蓝色油漆,看着十分的养眼。
这台三轮车总算有些样子了。
下一步就是把车开到省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拿到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就可以批量生产了。
这中间最难拿的就是生产许可。
虽然农用车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生产许可不像汽车那么难搞,但你起码也要有生产资质吧。
如果弄不到生产许可,那还得想办法去弄。
若是一切顺利进入批量生产环节,也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产业链的分配,外购部件的定制都要进行明确的分配。
不过今年量产的可能性不大。
除许可证的问题外,主要是车桥还没有解决,因为产房的问题,他们还没有开始车桥的生产,这要等灯具厂搬离倒出空间才能进行生产。
江宇在滤清器厂里转了一圈后来到了灯具厂,然后又去了化工厂,向杨潇和谢光彦交待了一些搬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