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点什么烛?墓主都跑了

作者:蜀三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经过陈教授等人的细细勘察,从墓室的壁画中大致弄清了墓主的身份。

此人的确有着中原血统,不仅擅长占星之术,对中原的风水玄学也很感兴趣,曾去中原游历多年。

石棺中的陪葬品,也证实了这一点。

这些东西对胖子来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主要是这货不识货。

但对陈教授一行人来说,却如挖掘了一个大宝藏。

“归藏,竟然是早已失传的归藏……”

陈教授研究了一会铺开的羊皮卷,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了调。

《周礼·春官·大卜》有载: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连山》、《归藏》、《周易》三本奇书合称《易经》。

只不过,因为《连山》、《归藏》已经失传,仅《周易》流传于世,故而不少人也将《周易》称作《易经》。

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连山》、《归藏》并未失传,只是被后人改了名,改成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

陈教授现在所看到的,是用古汉字誊写的《归藏》,虽无法确定是否完整。

“爱国,你来看,这种字体,应该是西汉早期的古隶风格。

也就是说,这应该是西汉初期有人抄录下来的,应该是归藏较早的版本……”

古隶,其实是隶书体。

它源于秦时的篆体字,化繁为简,化圆为方,成为一种新的字体。

西汉早期,隶书体尚处于演变阶段,故而后世将这段时期的隶书体称为古隶。

直至西汉晚期,隶书终于完成了转变,发展为带波挑、波磔、结体呈横势扁方的形态,也称汉隶。

作为考古学家,掌握历代字体的风格乃是基本要素。

这样,有利于判断出土文化的年代。

“归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