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用状元之才来形容一个人文采出众,这有失偏颇。
实际上,古今著名的大才子,大儒,几乎没有一个是状元。
他们输的不是文采,而是策论。
而朝廷,最看重的正是策论,包括殿试之上,也不会考什么诗词歌赋,都是考策论。
所以,想要高中,不是一味的埋头苦读就能考中的。
不少读书人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荣。
当然,如果不求功名,当然没问题。
但要求取功名,只埋头读书,又怎知天下大势?
不知天下大势,又如何能够写出令考官满意,让朝廷满意的策论?
又如何为官一方,治理朝政?”
一通长长的话,令得乔生陷入了沉思。
的确,他以前太过依赖书本了,在写策论之时往往也是根据前人之言而论,却很少有自己的见地。
这是因为平日里见识太少了,只知读书,却很少去关注天下大事,故而也只能纸上谈兵。
想通了这一点,乔生由衷拱手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许兄果然高才,相信来年必定高中。”
许长安不置可否,他可没打算在这个世界考取功名。
聊了一会,许长安突然问道:“对了,听闻史举人有个女儿名叫连城,貌美无双,知书达礼,多才多艺……”
闻言,乔生不由笑道:“难不成许兄喜欢连城姑娘?”
“也不是,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连城姑娘到了出阁之龄,想要自己择婿。
史举人疼爱女儿,应允了她的要求,过几日史府便会公开选婿,挑选有文采之人,不知乔兄可否有意?”
乔生迟疑片刻,反问道:“那许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