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点了点头,便将马缰交给了门房,然后走了进去。不久后,在管家的招待下。
公孙度在宅邸的大厅内坐下等待,午饭也一并解决了。他一个人从上午坐到傍晚,一句话也不说,也几乎不动弹。
直到御史顾敏傍晚的时候坐着辇车回来,听闻是公孙度来了。很是欣喜的下了马车,进入了府邸来到了大厅内,拜见公孙度。
“兄长。”一袭官服容貌英俊的顾敏,冲着坐上的公孙度,躬身一礼道。
“贤弟。”公孙度面无表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少许的笑容,拱手还礼。待坐好之后,顾敏问道:“兄长是今天才到洛阳吗?”
“是的。”公孙度点了点头。
顾敏看着公孙度的表情,觉得有点蛋疼。不得不又问道:“兄长这一次来洛阳,是想谋取个一官半职吗?”
“我听说董卓掌权,而徐家大弟(徐荣)乃是董卓麾下的大将,便确实想在董卓这里,谋取一官半职。”
公孙度的表情略有了一些变化,眸中闪烁起了精光。
“嗯。”顾敏一副不出所料的样子。同郡同乡人,互相依靠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这位公孙家的大兄,并非是等闲之辈。其人出身不高,乃寒门士人。但是公孙家在玄菟郡乃是望族,势力很强。
公孙度起家为郡中小吏,后来进入洛阳做了尚书郎,官至冀州刺史。
公孙度是很有能力的人,只是性格不太好,所以难免受到排挤,后来被罢免了官职,回去了家乡。
“兄长应该是从汜水关经过的。徐家大兄怎么说?”顾敏想了一下,张口问道。
“徐家大弟并没有向董卓举荐我,但是写了一封信,让我带来给张绣。”公孙度轻轻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了一封卷起来的书信,却没有递给顾敏。
“相比于董卓,大司马张绣确实是好说话很多。有礼贤下士之名,宽厚待人。”顾敏了然的点了点头。
先不说张绣本人已经官拜大司马,为朝廷上公,有权利向朝廷举荐官员。
就说张绣与董卓的关系,张绣一旦开口,必然是锦绣前程。他这位兄长,肯定又能在官场站稳脚跟了。
“嗯。”公孙度眸中精芒一闪而逝,轻轻点头。他有他的想法。刚才经过大司马府的时候,他本想进去拜访。
但是灵机一动,却还是先来到这位顾家大弟家中探听一番。
而关于张绣的为人,这位顾家大弟倒豆子一般自己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