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过很多书。
顷刻间,无数鲜活的事例浮现于脑海。
他甚至联想到战国时期的和氏璧。
因为这和氏璧,让多少人殒命,他的主人又有多少身死他乡,即便是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中间又历经了多少权谋!
由此及彼,曹操想到了自己的老爹曹嵩。
诚然,他想要接回老爹曹嵩的心思是好的。
可是,从琅琊郡到兖州,会途径徐州的数个州郡…
曹操自然能想到了这一层,只不过,他觉得徐州牧陶谦是个谨小慎微的人,断然不敢生出坏心思。
可是,他忽略了一点,怀璧其罪呀!
老爹曹嵩有多富有,曹操最清楚不过。
当年他担任大鸿胪、大司农、太尉,掌管大汉的财权足足有数年之久…
中饱私囊的财富均囤积在琅琊郡的旧宅里。
此番,将这些财富尽数的迁徒至兖州,怕是得装上几百驾车子吧?
就算是刻意的低调,隐秘行事,又低调、隐秘的起来么?
或许,陶谦不敢去觊觎?那别人呢?他手下的将军?士卒呢?
这是乱世呀?拿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乱世。
朝不保夕的生存压力下,没有人能抗拒得了如此庞大的财富。
几百箱金子?普通人看到了,都会变成疯子吧?
只要劫成这一单,那还当个屁的兵勇,拿个屁的命去换钱,直接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回老家当个大富翁,养上几房小妾?这不是人生赢家么?
越是往这个方向想,曹操整个人越是紧张,越是颤粟。
他甚至无法想象,若是这封家书已经呈送到琅琊郡,老爹曹嵩领着数百驾车马,怀揣着数百箱金银珠宝赶赴兖州,那么现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