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若是能借瞒兄之口,让曹操坚定迎天子的决心,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一想到这里,易小天扬起手,朗声继续道。
“如今,天子思归洛阳,洛阳却被一把大火燃烧殆尽,可是,天下义士均有存本之思,大汉百姓怀念他,为他感伤。”
“如果在这个时候,谁能够‘奉主上以从名望’,那就是大顺!”
“谁能够‘秉至公以服雄杰’那就是大略!”
“谁能够‘扶弘义以致英俊’,那就是大德!”
似乎因为提到天子,提到了大汉数百年的神圣价值,易小天的语气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洪亮…
特别到了最后一句,易小天直接拍案而起。
“如此大顺,大略,大德的机会就摆在眼前,稍纵即逝。换句话说,谁能够在这场争夺天子的战役里夺得先机,谁就有希望问鼎中原,有希望平定这乱世的轨迹!”
易小天的这番话直接照搬《三国志》中荀彧对迎奉天子的态度与见解。
更是将其中的干系深入简出,娓娓道来,再略微的添油加醋那么一丢丢…
在这个时代,这个时期,能提出这个见解,不可谓不精辟,不独到。
要知道,即便是这番话的原创者荀彧,提出这理论还是在一年后呢。
咻…
曹操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可偏偏,细思极恐,甚至他有一种如梦方醒的感觉。
易小天的这番话,看似心灵鸡汤,实则挑明了天子的能量…
曹操多么聪明。
他当即就明白了易兄此番方略的高明之处…
大汉天子这个曾经统辖华夏大地数百年,至高无上的存在,如今实权式微但虚名犹存,且深深的眷顾在基层、门阀、诸侯的经验世界里。
对抗诸侯是争霸,胜败无非常事,对抗天子,却是叛臣,败者身家俱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