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常鸿约定好,以后有问题都能来找她,常鸿回到书院几天,把自己不大懂的一些问题都整理到一起。一等到书院休沐,就拉着顾含章到云来村找人。
张秀娥再次见到常鸿,已经不像之前那么躲着了,常鸿是顾含章的朋友,也就是她闺女的朋友,以后有啥问题能帮就帮!
常鸿第二回来沈清家里已经轻车熟路,一进门就找起沈清。
“张婶子,沈姑娘呢?”
沈清早上出去时,说午饭回来吃。
张秀娥也就让两人等着,两人也不是生人了,她就没去叫里正,自己进厨房给他们沏茶。
沈清从镇上回来,就看见两匹养得油光水滑的骏马拴在家门口,走进家里一看。顾含章和常鸿在堂屋和张秀娥说话,常鸿的手边放着几本书,还有一叠写了很多东西的草纸,一看就是来和沈清请教问题的。
沈清也没多说,拿过常鸿的问题看了起来。常鸿的问题大多都是华国初高中水准,远没到高数的水平,沈清虽说毕业多少年,但知识体系还在,稍微回忆回忆就能做。
唯一的难题就是数字的写法不同,沈清读书十几年从接触数学以来,用的都是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在计算和记忆上,都比汉字数字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沈清看到题目里的汉字数字,还要下意识在脑海里转换。
没看一会儿,沈清就觉得头疼,没着急和常鸿讲解题目,放下书本询问起常鸿来。
“你不是在书院读书,解这些题做什么?”常鸿面对数学题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看起来也不像古代数学爱好者。
常鸿愁眉苦脸地和沈清一通解释,沈清才明白过来,常鸿是想通过明算这门科目考科举!
原来大齐科举主流考的是四书五经,但同时也有别的科目。这些科目虽然不是大多数人的首选,相当于华国考艺术的那一批学生。
常鸿在写文章背书上没什么天赋,想要考功名就只能另辟蹊径。虽说他在数学上也没啥天赋吧,但关键考的人少啊,只要能学得进去,高中的几率就大大提升!
沈清现在忙着自己的事,肯定没有特别多的精力去照顾常鸿,按照常鸿的知识体系,转换成常鸿的那一套教他,干脆让他从阿拉伯数字学起。
常鸿这么大一个人了,这些小蝌蚪虽说一下子记不住,但总归还是能理解的,沈清把东西写了一遍让他回去练。
“数字从1到0,你尽快记住怎么写。我再给你写个九九乘法表,等下次来你得背下来。”
常鸿简直两眼一抹黑,阿拉伯数字他已经能接受了,类似九九乘法表的东西他也略知一二。
可为啥这个梯子形状的乘法表,要横着背,竖着背,还得斜着背?
沈清没和他解释,反正小时候她的数学老师就是这么要求的。所以,她的数学基础打得很牢,每回数学考试都能有个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