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还想说什么,吴嬷嬷却已经拦了她,“翟夫人还请回吧,我家夫人乏了。若是好事将近,翟夫人自会知道。”
施夫人下了逐客令,张秀娟也不好多留,只好离开。
沈清哪里知道她大姨干的好事,菖蒲粉在西屏的生意也有了起色!
南北杂货一大早开门,下洋村的杨大娘就带着儿子找上门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久之前杨大娘还白发苍苍,满脸忧愁,这次一见沈清差点没认出来。
白发还是那头白发,杨大娘看起来却比之前年轻了好几岁!
“大娘,杨伯,你们怎么来了?”张秀娥闻声出来,赶紧把两人迎到后院去。
十几年没见杨家人,杨家人比亲姐姐还关心自己,张秀娥早把他们当亲人看待。
杨家母子是来拿菖蒲粉的。
上回沈清跟着张秀娥回下洋村扫墓,张家的老房子塌得不成样子,旁边的杨家也强不到哪儿去。
正巧菖蒲粉有代理的任务,沈清便让母子两人试一试,多少能给他们增加点家庭收入。
没想到,这么小小的一个举动,却给杨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秀娥,真的多亏了你们母女,要不是你们,我们一家人现在可能连住的地方都没了。”杨大娘拉着张秀娥的手,眼泛泪光。
原来,前段时间,西屏镇下了场大雨。
这对一般人家而言,只是一场大雨,却差点要了杨家人的命。
杨家的房子摇摇欲坠,正在睡梦中墙就塌了一边,好在塌的那边是厨房,无人受伤。
可杨家人穷得叮当响,哪有钱修缮。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子一点点塌掉,正是这时云来村运菖蒲粉的牛车到了西屏……
“大娘,您和杨伯不用谢我们,我们也没帮上啥忙,要谢就谢你们自己。”沈清笑着说。
杨家一家子都是朴实人,之所以这么穷不是因为他们懒,而是下洋村的地实在太贫瘠,以至于辛辛苦苦一年,也收不了多少粮食。
整个下洋村,但凡有点门道的都出去找出路了。没有门道的,只能留在村里受穷。
杨大娘激动不已,他们又不是白眼狼,出路是那么好有的?哪能不谢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