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之前把饭局的时间和地点定下了。
就在镇上的广聚楼,等他们忙完了《九三》的事,他就请客。
沈文彬救了回季老大人,荷包也算鼓了一点,别的不说,一顿两顿广聚楼还是请得起的。
……
进士科的事,沈清专业不通,也就没有去管。
进士科的岑老她打过几回交道,不但学问做得好,关键是人也有能力。
这么大的事情,岑老那边答应亲自盯着,想来不会出什么纰漏。
她让岑老那边忙着出题,自己则亲自和佟家纸坊谈生意。
这回接待她的不是纸坊的掌柜,而是佟天明本人。
沈清加入金泽商会后,就和这位商会的大佬见过数回,两人同是商会成员,沈清谈的又是一笔大生意,自然都很痛快。
没过多久,明算科的《九三》首先投入印刷,金泽大街上的南北书肆也开张了。
书院在京城的学子陆陆续续回到青州,原本还有些冷清的书院顿时热闹起来。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换作从前,学子中间一定都炸开了锅。
但今年的春闱就定在四月,书院开学就已经是二月初。
还剩两个月的时间供他们温习,期间进京赶考就要花上二十余天。
哪怕各地对赶考的举子都会行便利,随着时间的临近,学生们的紧张也都日益加重。
因此,众人虽都知道《九三》的事,也都只是小小地讨论了几句。
等到书院的先生们紧赶慢赶,终于把崭新的卷子发到他们手里,他们也就立即投入到题海当中去。
沈清把卷子发完,脑海里紧绷着的一根弦,也终于松了下来。
她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只能看他们自己了。
“含章,这回春闱你可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