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的老家在什么地方?”沈清追问。
她这几天有空,要是翁研新的老家就在金泽镇附近,她亲自去一趟也不是不行。
要是再过一阵子,可不一定来什么事情,到时可就真的没时间了。
“哟,那我可不清楚。翁研新这家伙脾气古怪得很,从来不和我们说他家里的事!”
大家都是来金泽镇求学的,小小一个院子两三间房,多的时候能住七八个人。
集体生活本来就容易起冲突,更何况脾气怪的,很容易被集体排斥在外。
听他们说翁研新脾气古怪,沈清也就不得不重新考虑。
毕竟性格也是合作的关键因素,若是真的有才华,还可以容忍容忍。
要只是半桶水瞎晃荡的,谁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干,请这么一位祖宗回去。
“既然如此,那我就下回再来吧。”一时半会儿见不到人,沈清也没有别的法子,只好告辞。
倒是和翁研新同住的那位书生见她要走,问道:“这位姑娘专程找到这里来,也是为了翁研写的那本《燕燕传》?”
《燕燕传》又是什么东西?
怎么听着和那本著名的《莺莺传》那么像?
两人见沈清一脸迷茫,这才看出异样来,不由面面相觑。
“姑娘没看过《燕燕传》?”
这么一问,倒把沈清留了下来,坐在院子里的石墩上,两人就给沈清讲起了翁研新和这《燕燕传》的事。
原来,兰台公子确实是翁研新的笔名,而这本《燕燕传》就是翁研新的大作。
翁研新写出《燕燕传》后,交给一间书肆出版,这话本一发出来,就引起了不少关注。
这里头大致分为两拨人。
一拔是喜欢这本书的,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小姑娘,得知翁研新住在这里,便三天两头地来找,想要见翁研新一面。
另一拔人则对这本书深恶痛绝,就比如说刚才沈清遇见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