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倒是无所谓别人叫她沈老板还是沈先生,都是她自己的身份罢了。
“这么大的生意,杜大人总是要与我签过契才放心的吧?”
杜明晦回过神来,“沈先生说的是,我这就让文书写一份契约,沈先生不如跟着子明下去喝杯茶?”
契约签得很顺利,拿着印有工部印鉴的契约来到南北商行,沈清自己都有些回不过神来。
春柳是怎么也没想到,沈清一声不吭的,就带回来这么大一个消息。
“这么大的事,你一声不响地就应下了,那宁州的分店怎么办?”春柳头疼得不得了,“还有落日国那边,万一造船的银两打了水漂,咱们的资金跟不上,怎么和斯托克斯那边交代?”
东家不能干不好,太能干也不好,沈清带回来的任务一次比一次大,春柳光是看着契约书都觉得头大。
沈清也觉得自己有些托大,可这么好的机会摆在她面前,她很难抵挡这个诱惑。
她捏了捏眉心,说道:“宁州的铺子暂且缓一缓,当务之急是算算,要挪出多少银两造船。”
春柳没办法,只得妥协,“也只能这么办了。”
不过造船这事确实触及到了两人的盲区,春柳让沈清在铺子里等着,她出去找懂行情的人问问价。
沈清在铺子里等了一会儿,春柳坐着马车,不知从什么地方回来,带回来一份单子。
“一艘四百料的商船,造价大概在七十五两。”
“两千料的商船,大约在三百七十五两。”
两千料的船,长度大概在二十余丈,已经算是难得的大船了,水运能装不少货物。
还有一种更大的船,长度在四十余丈,光是材料就要花费七百余量。更别提人力,以及各种要花银子的地方。
而且,这些材料大部分用到的还是木料。
春柳说着便倒吸一口凉气,“清清,你和工部说好的,是要造多大的船?”
沈清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工部代表的是朝廷,要造嘛,自然是要造最大的。”
“造最大的,还是用钢造?”春柳发出夸张的声音,瞪大眼睛问沈清,“你怎么不干脆把南北商行卖了造船?”
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