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一个人要顾着邑城这几个店铺,还要顾着向外拓展的专卖店。一个月有大部分时间是游走在外地加盟的专卖店,其余的时间回来还不得闲,邑城几个店铺积累下来的问题还等着他处理,而他的好俞总就乐得偷闲在家里带娃。
俞晴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哈哈,能者多劳嘛!”
她是老板,别想让她产生愧疚感,她情愿多支付工资也要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
几个月跑下来,首经理让省内一半的地级市加盟了她的品牌,有些城市还不止一家,他的工作能力毋容置疑,她是十二分的信任。
首小军无奈,他只是嘴上发发牢骚而已,让他失去这份工作他还真舍不得。
“今天夏款我准备按计划先生产百分之三十,后续再根据销售情况来增加或减少款式的量,这样我们便可避免积压库存。如果这样安排唯一的缺点,就是怕生产到时跟不上销售。”
八十年代百姓的物资还是很稀缺的,生产出来完全不怕销售不出去。
俞晴想了想,委婉的提醒他:“按去年夏天销售火爆的情况来看,提前生产按百分之五十或六十都没有问题。”
首小军将这事记在本子上,“这事我记下了,就按你说的办。”
俞晴看了眼他记事本上龙飞凤舞的钢笔字,调侃道:“字写得不错,记得增加一项,店铺再招几个导购员,也可以适当的培养一些有掌事能力的店长或店长助理。”
“嗯,这事我回去就安排。”首小军在本子上添加了一行字,“俞总怎么突然想起招工?”
俞晴笑着解释:“适当培养一些员工对店铺有利无害,你也知道店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万一有员工离职,店铺也能正常运转,不至于影响店铺的销售。”
“还是俞总你想得周到。”首小军最后还忘拍一记马屁。
不过,公司福利待遇这么好,他相信没人愿意辞职!
两人喝着茶慢慢地聊起一些公司的事情,俞晴帮他梳理一遍,怕他忙起来将事情忘了。
等首小军离开,院子里的晾衣绳上已经挂满了洗干净的床单被套和衣服。
五四青年节。
邑城市的篮球联赛进入总决赛,一向不被项一森看好柴油车厂的篮球队竟然进入了四分之一赛。
别说项一森了,就是俞晴听说时也惊讶了一下,“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坐在看台上,项一森居高临下的眺望自己厂的队伍,“你也觉得不可思议吧,我当时就被他们震惊了一把。”
“你们夫妻别震惊了,你们厂的球队虽然进入总决赛,但是别想拿到好名次,我猜吊车尾的就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