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控制了东南海十多万海盗,他们王家在苏必利尔地区也可以拉起数万人的武装……
“我们王家自然有生意涉及海外的。”
回顾了一遍王家的发家史,王源之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但却不料张执象下一句话竟然是问他:“那么,生意有多大呢?”
王源之笑了,看着张执象说道:“小仙人认为这生意最大可以有多大?”
张执象闭目,并非是惧怕对视,而是对脑海中的一些数据不忍直视,说道:“或许,32亿两白银,2亿两黄金,只是一个开始。”
从西班牙攻破玛雅、阿兹特克、印加开始。
整整一个世纪,仅官方统计,就有10万吨白银,数千吨黄金流入,官方统计的数据相对于走私而言,虽然不至于是冰山一角,但相比于明朝的隐户人口和税收人口比例而言,想必也不会比这个好了,所以总量至少还要翻个四倍。
那是天量的,不可想象的财富。也是不可想象的……尸山血海。
张执象说的沉重,王源之却是瞳孔微微一缩,他是生意做得大,所以才能估算出每年流入大明的白银在一亿两左右。
此事老天师都不可能知晓,张执象却能将贸易体量完整的概括出来?
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到如今这百年间,世界贸易是一步步发展的,所以早期并没有如今这么大的体量,若要将存量统计起来,差不多就是张执象说的这个数字了。
大约50亿两白银。
王源之却不知,两人说的不是同一个东西。
但却巧合的反应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做生意,搞朝贡,确实不如抢劫来得赚钱,特别是当他们抢不到的时候,上天却送了他们一场泼天富贵……
“王家在海外每年有百万两的生意。”
明朝时的商人说生意,不喜欢说规模,多少银子,一般是指这个生意的利润,王源之少说了个量级,却打量着张执象的反应。
这个数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然而。
张执象只是微微惊讶,而且惊讶的不是生意有这么大,而是他们居然能做这么大的生意,这与课本里的又完全不同了……
课本里面,那是西罗人勇猛开拓富有冒险精神,有郑和下西洋的大明却是只敢沿着海岸线走,然后因为闭关锁国挂机了两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