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合天竺过后,为了建设发展,需要从大明引进许多东西,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贸易订单,但可惜在满刺加西边的贸易,只能由朝廷说了算。
旧港宣慰司的建立,代表着半个海洋世界已经重回了大明的怀抱。
可以说。
在海贸上江南本来就吃亏,如果“倭寇之乱”中还处于军事下风,海贸就完全没有他们什么事了,每年得少上亿两白银的收入。
这笔银子哪怕是用于治国和建设上,都是一笔巨款。
南京过去再有钱,江南再富有,也不能一直承担如此大的此消彼长,必然还是要拼了命的夺回军事优势,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谋划海权。
十二月。
在这个斗争无比激烈的时期当中,嘉靖再次出招。
朝廷宣布废除金属货币,实行金本位,以黄金为锚定物发行大明宝钞,但却以一年为窗口期,允许白银以30:1的比例,换算成黄金,兑换宝钞。
这一刀直接切到了大动脉。
不论是江南的,还是西罗人的,亦或是其他各国的。
长久的贸易当中,已经习惯了大明的银本位,虽然有些国家已经提前预料到白银很可能被抛弃,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的时候,依旧爆发了恐慌。
刹那间。
全世界所有的贸易都变为白银贸易,几乎是竭尽一切可能的,在窗口期内将白银运送到大明来兑换宝钞。
倘若不抓住这个机会。
朝廷关闭宝钞与白银的兑换窗口,白银还有什么用?一种漂亮的金属,可以做饰品和装饰物?但那是过去,它是货币,才值钱,它不是货币了呢?
至于朝廷拿这么多白银有什么用,且不说贵金属本身的压舱石属性,以后白银作为工业原料,也是很有价值的。
反正是纸币换金属,何乐而不为?
除了白银以外,同样有大批量的黄金被运到大明来,换取宝钞,没有办法,必须得储备宝钞,只有这样才能够继续跟大明贸易,从大明购买商品。
而各国内部金银贵金属流失,让他们本身也失去了货币。
不得已也开始发行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