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王爷!”
顷刻间,现场所有视线,齐刷刷的朝着城门汇聚而去。
只见在王犇和孙贺等敢战士和亲兵的护送下,赵桓终于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现场却并未发生山呼海啸的欢呼,相反,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赵桓。
就连赵石岩都愣住了。
由于距离汴京越近,蔡系党羽的势力就越强,为了防止最后的一步之遥出岔子,赵桓反倒格外谨慎。
所有亲兵和敢战士,全部披挂完整,押送着车队进京。
尽管敢战士和王府亲兵,都不属于禁军范畴,因此披挂的重甲,都是步人甲。
不像金漆铁甲和山文甲那般气派,但几乎被铁皮完全包裹住的身躯,却散发着一股极为原始彪悍的气势。
身为敢战士武尉的王犇,以及亲兵队长孙贺,一左一右的跟随在赵桓身边,严阵以待。
六个敢战士,手持长兵器站在赵桓身后,同样还有六名亲兵,左右各三,手持大盾,随时合拢保护赵桓。
而位于正中的赵桓,则身披唯一的将校铠,既醒目又雄壮。
若是别的将领,大多会手持刀剑,以指挥为主。
赵桓却扛着一根长柄大斧,简直像是刚从战场上杀回来一般,彪悍的令人头皮发麻。
眼前这个男人,既是大宋最尊贵的王爷,同时又是大宋最彪悍的骁将。
虽然赵佶的墨宝,称赵桓文胜萧荷武胜韩信,有些吹过头了。
但是现场却无一人质疑赵桓的文韬武略,仿佛这个男人,前一刻还在朝堂上跟群臣互相问候对方的列祖列宗,下一刻就已经披挂重甲,带着众将士浴血奋战了。
这一刻,围观的人群终于明白,为何赵桓能够生擒术虎忽鲁。
赵桓虽不如术虎忽鲁那般彪悍野蛮,但却有着一股华夏特有的骁将气质,如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般,玉面骁将驱鞑虏!
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