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小恙,怎敢劳爹爹亲探!”
这一波捧,赵佶无疑是满意的,微笑着点了点头:“桓儿抱恙,朕若不来,岂不凉了骨肉亲情?”
自母后王氏去世至今十七年,赵桓便再也没见过赵佶。
若非国难当头,您老都忘了有我这儿子吧?
现在要找人背黑锅了,您才跟我谈骨肉亲情?
这神操作,岂是‘讽刺’二字能概括?
“爹爹隆恩,儿臣铭感五内!”
赵桓演绎着感激涕零的同时,也为自己盘算好了一条后路:“爹爹,儿臣有一事奏请。”
赵佶握着赵桓作揖的手:“果真是父子同心,朕今日,也为桓儿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既有所请,那由桓儿先说?”
赵桓自然不会傻到抢皇帝的先机:“国以君为主,家以父为大,自然是请爹爹先说!”
“朕已决定,册立桓儿为东宫太子!”
赵桓惊的差点下巴都掉在了地上:“太……太子!?”
“对,桓儿是不是高兴坏了?”
高兴你妹啊?
我一巴掌给你呼墙上,抠都抠不下来,你可信?
这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是晴天霹雳好吧?
赵桓原本打算,让赵佶批准自己前往临安驻藩。
反正金兵南下就是几个月后的事情,只要自己躲过了这几个月。
金兵若不南下,自己在临安做逍遥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