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北陲最后的希望

作者:原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无言更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好诗啊好诗!唯有陛下,才能将如此细腻的感情,流露于白纸黑字之上。”

“此诗,早有耳闻,乃是陛下于四年前,在景龙门赏灯时,触景生情,思念薨逝的刘贵妃而作。”

“此诗值万两!”

“万两何止?我出一万三千两!”

不等童贯宣布开始,在场的豪商和义士,就已经开始争相竞价。

高坐于三秀堂的赵佶,看到自己的墨宝,竟然如此受到追捧,因赵桓而不悦的心情,也瞬间豁达了不少。

“诸君,还是很识货的嘛。”

就在赵佶飘飘然之际,童贯已经目露凶光。

高尧康会意,虽然不愿再“掏钱流血”,可是迫于童贯的压力,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起身,仗着刚博到的“爱国志士”身份,大袖一挥,甚是豪气。

“王爷心系天下,早已京华美名扬,不知打算为陛下的墨宝,献出几分情义?”

此时,墨宝的价格已经被推到两万七千两银子。

就算有当今陛下的光环加持,也已经是天价中的天价了。

众人见竞争如此激烈,纷纷熄火,将视线投向赵桓。

就连赵佶,也对这个逆子的态度,极为感兴趣。

朱琏虽然担忧,但这个拍品,毕竟是陛下墨宝,高尧康借机发难,赵桓避无可避,因此朱琏也没有阻拦。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赵桓再次站起身。

“陛下对刘贵妃的深切爱意,又岂能以金钱衡量?只怕本王倾家荡产,也难抵陛下真情分毫。”

此言一出,童贯直接在心里破口大骂。

这该死的,拍马屁的功力,竟不输咱家!

童贯余光一瞥,果然发现赵佶眼神似有亮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