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浮生连闯三关,出口成章,明月几时有又是他所作,吸引了不少女学子,前来围观。
有大胆者,更是呼喊其名,频送秋波。
一处凉亭里。
自来书院黄山长席地而坐,在对面还有一老者,约莫六十来岁,一身儒袍,抚须和其交谈。
这位和黄山长谈笑风生的老者,是京都人士,全名许如章,是位大儒。
大儒是一种尊称。
境界要达九品,品行才华被人认可,才会尊称一位大儒。
每一年的四地之行,京都各方人士,都会去往各州挑选弟子。
而许如章就争取到了这一次机会。
席间,一名穿着素衣的妇人泡好茶,一一端给两人。
这是许如章专用的泡茶人,他一向喜欢喝茶,对茶要求极其严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许兄,此词如何?”
黄山长一脸唏嘘地问。
许如章笑道:“好,非常好,本来我还怀疑此词不似他作,可他连闯三关,吟唱的那首红豆曲,更是惊为天人,想质疑,也不知如何质疑。”
“说多了,恐怕还会被人说笑,我是看人家文采斐然,眼红。只是可惜,他是赵二公子的弟子。”
在大俞,一个人有多个老师是常事。
只不过京都赵家,不惹也不亲近为好。
黄山长点头。
这也是为什么,他只是一开始冲动,提过让尹浮生拜入自来书院,后面就没有再提的缘故。
“许兄,其他人就没入法眼?今年的上上甲,可都不错,就比如猿相戚升,天生异相,若是磨砺一番,注定将来不凡。”
“此子确实不错,不过,还是要等书阁修行完毕,才好下决定。”许如章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