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大明不就是文人入阁,把武将排除在外,最后的结果呢?
不正是一群什么也不懂的人,在那里瞎指挥,再加上自己人坑自己人,结果大家一起玩完了吗?
而且,将武将长期排除在外,很有可能会导致文强武弱,习武无用的情况。
如果说,一个帝国,连最基础的武力都没有了,那也就不用混了。
刘协虽然不会去强求什么万年王朝。
一个王朝的兴衰,总是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
刘协能做的,就是把基础打好,让整个王朝能够多存在一些年头。
其实,现在大汉的处境,对于刘协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之前由于大汉的皇帝们昏庸无度,但是大汉覆灭在即。
而这个时候,刘协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虽然危险系数很高,但是收益也高啊。
简单来说,如果说,刘协能够剿灭天下各路诸侯,重新让大汉一统,那么他就将获得巨大的个人声望。
到时候,刘协就可以凭借自己巨大的声望,去对大汉做一些调整,不管这些调整,合不合所谓的祖宗之法,刘协都可以强推下去。
因为那个时候,刘协就会如同刘秀一样,成为新的开创者。
换句话来说,到那个时候,刘协就是后世皇帝的祖宗,他需要听啥祖宗之法?
话扯远了,现在刘协想要组建内阁,而且是第一届内阁,所以对于人选方面,他是慎之又慎。
其他人不说,但是杨彪现在在刘协的眼中,是有权臣的征兆,所以他不想把杨彪抬进内阁。
那么,这样一来。文臣方面就缺少了一人,而武将方面,则是一个人都没有。
这就让人有一些头疼了。
看着主动问自己人选问题的贾诩,他觉得贾诩这算是给他出了个难题。
所以,刘协直接把锅甩了回去。
这一下轮到贾诩有点蒙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