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是刚好走到此处,还是估算着她出宫的时辰特意等着她。
此时二人与金灿夕阳下遥遥相望,谁也不曾说话。
翠槐一会儿瞧瞧自家姑娘,一会儿瞧瞧那不远处的萧侯爷,一时也未有出声打破这份无声的美景。
霞光染浓了暮色,衡玉露出笑意。
萧牧眉宇间亦是柔和之色,片刻后,他方才跃上马背。
衡玉便也上了马车。
“待会儿近了太平坊,便将这珠花当卖掉。”衡玉坐进马车,便将手中的珠花递给了翠槐,自己边拿过小几上的湿布巾擦手,边道:“当卖来的银子,买些包子送去给净业寺附近的乞儿。”
翠槐怔了怔,却不多问,只应下来。
……
次日,十余日未曾早朝的皇帝出现在了金銮殿上。
不少来时雄赳赳,气昂昂的言官,见状多是暂泄了气焰——无它,不大敢刺激这位陛下。
总的来说,太子代政还算尽心公正,故而如今他们御史台私下大多已经达成了“非必要不面圣”的共识。
相较之下,那些以姜正辅为首的士族官员们,就没有如此高的觉悟了。
他们与太子多有政见不合之处,便借着皇帝早朝的机会,大为抒发了一番——虽明面上是在禀事,但亦不难听出其中对太子隐含的不满。
皇帝听得咳了又咳,内监频频上前拍背。
眼看再不宣布正事,只怕又要请太医了,皇帝借着刚咳完,尚无人说话的空隙,道:“……朕打算让河东王暂兼营洲防御使之职,于千秋节后,随同萧卿一同前往营洲历练。”
大殿内静了静。
旋即,河东王出列谢恩:“侄儿定不负陛下厚爱,此去卢龙道,定用心跟随萧节使左右,历练自身,锻造心志,以期早日有能力可为陛下、太子殿下分忧。”
太子眼神微动,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意识到已是来不及了。
父皇当众敲定了此事,显然是已经将诸事安排妥当——
太子微微转头,看向萧牧,只见其沉静从容,未有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