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都认识我,那我也不多废话。今日来,主要是想与你们重新签订长工契约。这个庄子,我打算全部用来种药材。”
对于长工契约,这里的佃农们大多都不陌生,因为在当初被通知新东家是谁后,他们就去坪坡村那边打听了。
反正都是一个东家,坪坡村的佃农们也都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们,所以他们知道大家签的并不是寻常的佃契,而是长工契。他们也不再是佃农,而是长工。
至于佃租,也没有佃租这个说法了,而是他们的工钱,取利十分。
因为提前打听过,且大家也提前做了猜想,猜到恐怕将来会种药材,所以彼时,听完逐风确定的话后,佃农们不仅没有疑惑或者反对,反而是充满了期待。
不过也有一些人不放心,在逐风说完话后,还是试探着开口问:“敢问东家,若是这里的土地都用来种药材,那我们吃什么?”
他没有明说,可其他人都明白其话里的真正意思:现在粮价这么贵,种庄稼都没什么吃的,那种药材,岂不是更没吃的?若是去买,药田挣的,又能买多少?
逐风对这样的问题自然是早有预料,他喊了一声老黄,道:“你跟大伙儿说说,你今年种药材挣了多少银子。”
老黄这时候就没什么遮掩了,遂开口,中气十足中显得颇为自豪,“我从五月份开始,种了十亩地的药材,到现在,仅仅半年时间,一共挣了一百三十八两。”
话一落,晒坝里的佃农们都惊呼了,原本安静的场面顿时像是有成千上万只蜜蜂在嗡嗡鸣。
这怎么可能,种地的也能挣这么多?这么多银子,他们做梦都不敢想呐。
“这是真的吗?”有人觉得实在震惊,甚至不敢相信。
老黄干脆拿出工钱单子,让所有人挨着传看。
庄子里的佃农们,不一定都识字,但数字还是能认得,看清那白纸黑字红手印的数目后,没有任何人再怀疑了。
十亩地,半年就能挣上百两,这...这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简直比捡到金元宝还要让人期待和开心。
遂很快的,佃农们又带起了情绪,热烈的掌声、激动的欢呼声,像潮水一样响彻在偌大的庄子里。
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逐风看到佃农们的意愿,不由得想起了当初,那时候为了说服坪坡村的佃农们种药材,他可是跑了好多趟、吃了好多闭门羹,才终于成功。
现在的顺利,让他认识到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一家,真的在银州站稳了脚跟。
不过,也才站稳了脚跟而已,逐风知道,一切才刚开始,以后,更值得期待。
...
佃农们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下来,逐风和老黄等人也开始准备签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