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随朕来。”
王世充没有回宫,他只是转过身,示意众文武跟着,便默默的走向身后的城门楼。
王玄应、杨公卿、段达等默默跟随。
在他们的视线中,王世充那曾经雄壮昂扬、意气风发的背影竟是那样的萧瑟、悲凉。
甚至就连脚步都显得沉重而踉跄。
进了城门楼,王世充居中落坐,众人也默默的分坐两旁,屋中的气氛一时格外沉重。
良久,王世充开口了,这位昔日的枭雄显得憔悴而绝望。
“诸卿,如今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我大郑已是时日无多。”没说几句,王世充竟更咽了:“诸卿跟随朕多年,无不劳苦功高,不该没个下场,城中三十万军民,更不该因朕而死。”
“所以,朕决意纳降,不知诸卿意下如何?”
虽然早料到了王世充的选择,但此话一出,众文武仍是不禁悲从中来,毕竟,这郑国不仅是王世充的,也是他们的。
“陛下——”众文武也是号啕大哭,但是,却并无人反对。
大势如此,再挣扎又有何用!?
不,有人反对!
“父皇,”王玄应这时泪如雨下,嘶声拜伏:“不能降啊,您创此基业不易,岂可拱手让人?”
王玄应舍不得啊。
他这个太子的宝座还没坐热,他还没当过一天的皇帝啊。
“痴儿!痴儿!”王世充潸然泪下,探身摸了摸王玄应的头顶,涩声道:“你以为朕舍得吗?但天意如此,奈何!奈何!”
“朕若不降,一旦城破,洛阳必化为齑粉,我王氏一族也会族灭。朕不能做此不孝子孙,让祖宗断了血食啊!”
王玄应这时也没话说了,他是不甘曾经到手的宏图霸业,但更不想死。
“父皇——”
这位郑国太子又是一阵泪如雨下。